一是好人引领。用好人精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。连年成功举办“栾城好人”评选表彰活动,共评选出栾城好人80名,其中普通农民占“栾城好人”总数的60%以上,平民英雄登上大雅之堂,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精神支撑。农民吴会敏、张三妮等荣获“中国好人”荣誉称号,姚增海、被评为石家庄市2012年度感动省城人物。刘金剑、冯召贤荣获第四届石家庄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。2015年12月3日《人民日报》以题为《“善行河北”,营造有内涵的美丽乡村》和2015年11月14日《河北日报》以《让“说事屋”在乡村多起来》为题对2015年栾城好人东营说事屋的事迹进行报道,《河北新闻联播》等、省、市媒体也广泛宣传报道。
二是好事弘扬。在美丽乡村重点村建设中,开展了“一榜一录一喇叭”活动。建立功德录,对本村涌现的好人好事登记在册,张榜公布,利用村广播喇叭经常性的予以宣传。年底前实现全区农村一榜一录一喇叭全覆盖。
三是好机制规范。全区173个村,村村建立了红白理事会,道德评议会。目前,会员达1316人,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。各乡村“红白事理事会”“道德评议会”都制定了相应的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章程,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,切实做到了节而有度、简不失礼、破旧立新、合乎情理,把“红白事理事会”“道德评议会”真正办成了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,为美丽乡村建设增光添彩、引领风尚。2014年4月9日人民日报以《河北栾城县『八个严禁』让庙会少了浪费多了实惠》为题进行报道。
四是好政策引导。出台了《关于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实施意见》和《栾城区2016年美丽乡村乡村文化建设实施方案》对文明乡风建设进行安排部署。妇联、团委等部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、创建文明村镇开展了“十星级文明户”、“好媳妇”、“好婆婆”、“好青年”“美丽庭院”等评选活动。2015年11月19日全国妇联到栾城调研,观摩柳林屯村美丽庭院示范户。五是好平台推动。利用文化墙、公益广告、善行功德榜等平台,美丽乡村重点村绘制文化墙873块,7200平米。指导美丽乡村建设各重点村结合本村文化特色,设计刊登相得益彰的核心价值观宣传、讲文明树新风、经济强省·美丽河北等公益广告,加强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建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