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专题栏目 >>精神文明创建 >>工作动态 
创建,为百姓增实惠
  来源: 发布时间:【2016年08月05日】
目前,省级文明城区创建正逐步升温,并日益深入人心。六月份,可谓形势逼人急。到七月份,则是人爽形势强。
 
这次省级文明城区创建有三大明显特点:一是愿不愿意都得评;二是好看难看都得看;三是省文明办委托第三方测评不打招呼,最后按创建类别全省范围分别排名次。愿不愿意都得评,改变了过去基层申请、上级审查的模式,参评是义务,创建是必须;好看难看都得看,就是条件好的要看,条件差的也要看。看什么?不看你楼层有多高,不比你穷富钱多少,就看你那个地方的菜市场离百姓近不近?道路交通、背街小巷通畅不通畅?窗口机关、公园广场等与百姓生活、出门办事密切相关的地方,服务的周到不周到,“底活儿”做的强不强;第三方测评,就是把人为因素降到最低,用“分数”说话,让“功夫”亮相,补短板,强服务,让百姓得实惠。
 
让百姓得实惠,说白了,就是为自己增实惠。不管是市容环境整治,交通秩序治理,还是基础设施建设,社区环境卫生,亦或文明素质提升,作为城市一分子,每个人,既是省级文明城区创建的参与者,又是创建成果的享受者。眼下,各地创建如火如荼,特色服务让百姓如沐春风,初期的创建就已经让大家感受到了出门就象进了家,到广场就像进了自家客厅;办事渴了有热水,眼看不清备有老花镜,累了路边有坐凳;一出家门就有健身娱乐设施,人车各行其道路通畅;上下楼梯腿脚困难有人扶一把,街头遇见流浪者想帮一下路边就有导示牌----这一个个细节上的文明创建,既温馨舒适,又给随处可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提供了生动的诠释,让朴素的理论和触手可摸的创建实践得到了有机的统一。强精神,重服务,壮筋骨,惠民生,这样的创建,何乐而不为?
 
省级文明城区创建居民群众人人有份,机关单位更责无旁贷。作为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部门,石家庄市栾城区文明办将“看清事,叫准点,发足力”作为工作提示,让创建为民精神贯穿始终,把点位任务对标了然于胸,将部门责任对标落到人头。其次,要求“在其位,谋实惠,留美名”,高调叫响最低创建服务红线。坚持问题导向,开设创建热线、组织一把手访谈、开辟创建专栏、开展入户调查、构建微信平台,用心聚力把省级文明城区创建做实、做细。用公共资源,为百姓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,给自己、给单位留下为人民服务的美名。
 

版权所有:石家庄市栾城区人民政府    石家庄市栾城区政府信息中心
电话: 0311-85503973   传真:0311-85503973   冀ICP备字02118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