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以前对这类事是不是有记载不太清楚,但在唐朝的李荃所著的《太白阴经》里对唐代的军队情况记载的很细,其中就有弓箭类的配置情况:里面说,唐代军队的一个军人数为12500人,装备弓12500张(附弦37500条,箭3750000支),弩2500张(附弦7500条,箭250000支)。
根据这个记载,每张弓配的箭合300支了,但这么多箭是不可能都在身上带着的,所以,行军时有专门运散箭的车伴随步兵,类似现在的弹药车吧,而每个士兵随身的箭袋没有数量限制,插满算,一般也就几十枝吧。看下图清代步兵的箭袋,装不了多少的。其实,箭袋也好,箭壶也罢,既然是随身带的东西,就有个大致的范围,像这类东西,各个民族和时期的应该没多大差别。
一支箭二两左右,带100支就20斤左右,差不多等于3支步枪的重量,快跑不动了。再说,古时,箭矢比较贵且都要自己准备,能有20-30支就不错了。
弓箭是第一种能大量使用,几乎资源不竭的远程武器。比起只能带两三支的投枪,箭能随身带几十甚至上百支。阿尔库金战役英国四千长弓手战胜两万法国重骑兵,每个弓箭手也不过射了五十支箭而已。蒙古铁骑靠的就是“骑射”。
只讲一下秦朝和唐朝的。
秦朝远程射击兵器以弩机为主,弩手配弩一张,弩箭100支;唐朝所有士兵均配弓,1/4重叠装备弩机。弓箭300支,弩箭150支(唐朝军队,无论步骑兵,均有马匹)